被嘲像县城?广州你别再沉默了!

时间: 2025-04-05 05:38:58 |   作者: 升降柱

  实际上,我们很少听见其他人说上海、深圳有县城感,但唯独广州却老被称作小越南、小印度,被吐槽县城感满满!

  我知道,很多人对广州第一感觉可能是各个CBD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,珠江新城高档大气的城市规划,就像霸总小说中描述的A市一样。

  一些本就不宽敞的老城区市政路,往往被走鬼三轮车、单车、、轿车四分天下。

  渐渐地,行人道似乎不再属于行人,机动车道也不再属于机动车,也难怪有人吐槽,这路况就不就和18线的县城过年赶集一样。

  让人无语的是,早上大家面对的是“四车”胶着的路况,每到夜幕降临,大家不得不面走鬼的主场。

  举个例子,有网友在10月发帖,说海珠某一条主干道,每到10点路边摊就开始活跃起来,摊主一边摆摊,食客一边喝酒,吵吵闹闹到凌晨。

  周边居民不仅要忍受直冲天灵盖的烧烤味,还要忍受深夜猜拳嬉笑的噪音,上班出门又看见满是油污的路面,这样的一种情况周而复始,对于居民来说简直是三重冲击。

  譬如黄埔大道和天河路交界,每到下班高峰时总能看见走鬼档占道,匆匆而过的行人、停下来买东西的人、吆喝买卖的商家聚在一起,让本来拥堵的出入口又更加拥堵。

  譬如路边摊居然见缝插针地在满是单车和的区域上摆摊,让路过行人绝对没挪脚的位置。

  为了阻挡进入地铁站附近在而布置了栏杆,这样的确减少了车流,但因为栏杆是后期的规划,因此限制原来的盲道,

  我司同事看到这图的第一眼就发出惊叹,这不就是现实版盲僧平a走位嘛?(盲道目前已经在调整)

  当然,近年为了限制人行道的车流而设置的各种路障,我已经见怪不怪了,大家想了解的话可以去翻翻《》。

  以特别是老城区,有历史感的骑楼、不同年代的商品房、产权复杂的房改房,大片的城中村混杂在一起。

  急速膨胀的人口,早期野生的规划,再到新交通工具的冲击,新城和旧城的相互碰撞,新广与老广间的文化冲击……

  只是,城市会跟着时间持续不断的发展,只要有新的人口、新的事物进来,大家的生活小习惯、出行习惯都可能会被瞬间改变,当 原有设计和规划暂时 跟不上,就会给人一种落差感。

  譬如针对行人之间无法调解的问题,广州施行《广州市电瓶车管理规定》,承诺控制总量、只允许有号牌的上路、设置非机动车道等等,先创造一个彼此可以共存场景。(回顾可戳:)

  此前我也总是吐槽广州经常修路,而且修得不到位,最近我家附近不但用平整的石板路取代了以前的石砖路。

  路边在设置防撞柱后还留出了单车、轮椅的专门位置,甚至抹平了部分路段原有的高低差,这一些细节也应该被看到。

  现在,广州也在保留烟火气的同时做出改变,在建设全新的CBD的同时,也在紧锣密鼓地发展高端商业。

  说白了,广州塔广场只是一个开端,接下来,白鹅潭的万象系商业,太古商业,珠江新城的SKP等等,也陆续有来。

  我相信,大家必须都很欢迎一座城市拥有更科学的管理方法,也欢迎城市不断地焕新,但同时大家也希望广州的规划与设置能人性化一点,贴地气一点。

  广州PLUS看房团小程序已经正式上线啦,如果大家有任何购房需求,点击这里可以进入小程序填写有关的资料,即可报名参与,报名成功后将有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跟进~

  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,对项目周围环境、交通、教育资源、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,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,不作为任何购买要约,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。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。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《商品房买卖合同》及附件等协议为准。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